《红楼梦》是清朝人所作,为何会与明朝的唐伯虎扯上关系

即刻百科 百科知识 75 0

众所周知,《红楼梦》一书为清朝的曹雪芹所作,该书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成就。在当时就引起了巨大反响,以致人们普遍形成一种共识:“开谈不说红楼梦,读尽诗书也枉然。”

《红楼梦》的艺术价值,我们姑且不论。在此所要讨论的是其与唐伯虎到底有没有关系,有的话,那又存在何种联系?

我们知道,《红楼梦》虽然是清朝人所作,但小说的背景却是明代。当然仅凭这一点是和唐伯虎是扯不上任何联系的。我们还是将目光投向书中的内容,仔细品读,看看到底和唐伯虎的关系是什么。这里需要特别提示一点,如果我们想要知道唐伯虎与《红楼梦》的关系,除了要熟读《红楼梦》外,还得了解唐伯虎的文学思想,而唐伯虎的文学思想则主要体现在《唐伯虎全集》中。因此,我们只有对两部著作相互对比,才能真切的理解二者的渊源。

《红楼梦》是清朝人所作,为何会与明朝的唐伯虎扯上关系

《红楼梦》是清朝人所作,为何会与明朝的唐伯虎扯上关系

图1 央视版《红楼梦》剧照

读过《红楼梦》的朋友都知道其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即“黛玉葬花”。而这个故事也并非是曹雪芹完全原创,多少受到唐伯虎的启发。如在《唐伯虎全集》卷二中记载:“唐子畏居桃花庵,轩前庭半亩,多种牡丹花,开时邀文征仲、祝枝山赋诗浮白其下,弥朝浃夕,有时大叫痛哭。至花落,谴一小仆一一细拾,盛以锦囊,葬于药栏东畔,作《落花诗》送之。”看到这里,你是不是觉得像极了黛玉葬花的情节。我们不妨看看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三回关于“黛玉葬花”的情节描写。宝玉一回头,却是林黛玉来了,肩上担着花锄,锄上挂着花囊,手内拿着花帚······林黛玉道:“搁在水里不好,······那犄角上我有一个花冢,如今把他扫了,装在这绢袋里,拿土埋上,日久不过随土化了,岂不干净。”由于黛玉父母双亡,寄人篱下,看着眼前这花,不免有种“兔死狐悲”之感,因此一边葬花一边不自主的就流下泪来,只得吟唱《葬花吟》聊以自慰。

刘红军先生对此做出过考证,认为“黛玉葬花”并非曹雪芹原创,明代的唐伯虎就有《落花诗》、《花下酌酒歌》等篇章。此外,著名的红学家俞伯平先生在其《红楼梦辨》中也有关于“黛玉葬花”的考证。他将唐伯虎的作品与《红楼梦》做了一个对比,认为曹雪芹的《红楼梦》就是受了唐伯虎的启发。

《红楼梦》是清朝人所作,为何会与明朝的唐伯虎扯上关系

图2 曹雪芹(约1715年5月28日—约1763年2月12日) ,名沾,字梦阮,号雪芹

如果大家觉得这只是个巧合,并不能说明曹雪芹受到了唐伯虎的启发。那么,我们就接着往下看。唐伯虎有一首诗歌叫作《花下酌酒歌》,其中写道:“今日花开又一支,明日来看知是谁?······明年今日花开否?今日明年谁得知?”我们再来看看《葬花吟》,“桃李明年能再发,明年闺中知有谁?······明年花发虽可啄,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。”通过对比,我们发现这两首诗歌的相似度的确是挺高的。

我们对唐伯虎最熟悉的诗歌还是《桃花庵歌》,由于受到周星驰电影《唐伯虎点秋香》的影响,我们对于“他人笑我太疯癫,我笑他人看不穿”一句颇为熟悉,甚至觉得非常的经典。其中写道:“桃花坞里桃花庵,桃花庵里桃花仙。桃花仙人种桃树,又摘桃花换酒钱。”而在《红楼梦》里,同样有一首关于桃花这一主题的诗歌,其名为《桃花行》。“桃花帘外东风软,桃花帘内晨妆懒。帘外桃花帘内人,人与桃花隔不远。东风有意揭帘栊,花欲窥人帘不卷。桃花帘外开仍旧,帘中人比桃花瘦。”我们可以简单做一下对比,发现唐伯虎在开头连用了六次桃花,而曹雪芹也同样是六次。如果说这是巧合也未免太过巧了吧!

《红楼梦》是清朝人所作,为何会与明朝的唐伯虎扯上关系

《红楼梦》是清朝人所作,为何会与明朝的唐伯虎扯上关系

图3 唐伯虎 的书画作品

除了这些诗歌以外,《红楼梦》中还有很多诗歌都与唐伯虎之作相似。我们不能说曹雪芹是抄袭唐伯虎,准确的说是曹雪芹是在阅读前人作品时受到了启发,也就是说,唐伯虎的作品为曹雪芹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灵感源泉。当然,曹雪芹的其他诗歌也受到了不同诗人的影响,我们在这里主要谈论的是唐伯虎。

提起唐伯虎,我们总会受到电影《唐伯虎点秋香》的影响,故而形成一种刻板印象:唐伯虎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,不仅腰缠万贯,妻妾成群,更是有秋香这个国色天香相伴左右,可以说是享尽了齐人之福。然而,却事与愿违,唐伯虎一生穷困潦倒,充满了苦难与悲剧。他想要反抗命运却如西西弗斯一样,石头推上山顶又落了下来,根本没有出路。索性便绝意于仕进,从此寄情于山水。

《红楼梦》是清朝人所作,为何会与明朝的唐伯虎扯上关系

图4 唐寅(1470年-1524年),即唐伯虎

在现实中处处碰壁,因此他便想在精神上求得解脱,而佛教便是最好的归宿。他晚年即自号“六如居士”,六如即来自《金刚经》里的一首偈子。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。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此外,他的诗歌也充满了看淡世情的消极色彩,如“贵为万户侯,富食千钟粟。英雄富贵安在哉?北邙山下俱尘埃!”这种世事无常、人生如梦的思想在唐伯虎的诗歌中也大量存在。而在《红楼梦》中呢?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权势熏天、显赫一时,但到头来也不过化为尘土,烟消云散。正如歌里唱到的那样“眼见他起高楼,眼见他宴宾客,眼见他楼塌了······”而小说的最后呢?贾宝玉选择了遁入空门,只剩下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!

当然,这种基调与曹雪芹自身的经历脱离不了干系,但无疑也是受到了唐伯虎的影响。可以说唐伯虎对曹雪芹的影响是重大的。二人都是失意之人,都看惯了社会的腐败不堪,以及世事无常、人生如梦,因此在思想深处便很容易产生共鸣。

文:甪里先生

参考文献:《金刚经》《唐伯虎全集》《红楼梦》

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,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
标签: 红楼梦人物关系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