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“中元节”,又叫鬼节;人们在这一天都会祭拜祖先,进行焚烧纸钱、放魂灯等仪式。中华民族对祭拜祖先都特别在意,以至于四大祭祖节日也成了千年传统;我中华上下五千年,从古至今传统节日有很多,专门用来祭祖的节日就有清明节、中元节、寒衣节、除夕节;其他传统节日在民间不同地区也有着不同的祭祖仪式,那么问题来了,这种“祭拜祖先”的传统是怎么来的?
这还要追溯到上古年间,也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度之后;上古年间,人们更多的与自然斗争,那些对自然取得突出成绩的祖先不仅得到了世人的崇拜,即使是死后也多被世人感恩,这就发展出了“祭拜”,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有被神化的“黄帝”。周至汉的时候,“儒家思想”是社会主流,儒家认为死去的祖先是有“灵”的,会保佑子孙后代,这种“祖先崇拜”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。
到了东汉时期,随着“道教”的兴起,作为一个新兴的教派,当务之急就是得到世间百姓的认可;于是“道教”先贤们就设计出了很多道教思想和传说,以迎合民间的心理需求,“祭拜祖先”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思想之一。“道教”认为人有魂魄和肉体,死亡的只是肉体,“魂魄”会离体继续存在;有意思的是,有“神”就有“鬼”,别人家祖先的魂魄是“鬼”,自己家先人的魂魄就是“神”,而且是“神”就能保佑自己的子孙后代。
不管怎么说,“道教”这一思想还是完美契合了古时“父系”社会的传统,并以此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和流行;可是到了南北朝时期,外来“佛教”崛起。可此时的民间思想已经由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所占据,“佛教”已经不可能用新的思想来主导广大信众的思想;想要在中原扎根,就只能修改自己的思想来迎合中原百姓,这就有了“轮回”和七月十五“盂兰盆会”的说法,如此,“佛教”也契合了中原百姓的祖先崇拜思想,并由此在中原地区扎根发展。
说完了“中元节”祭祖的由来,当然也要与其他文明古国做一下对比的。可惜的是,中、印、埃、巴四大世界文明古国,尽管都有着悠久历史,可除了中国之外,其他三个文明古国对“祖先祭祀”似乎显得都不是很上心。先看离我们最近的“印度”。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,其传统节日同样十分丰富;可仔细看来,要不就是某某人的纪念日,要不就是“神灵崇拜日”。
例如公历1月26日的“国庆节”、公历1月30日的“甘地纪念日”、公历8月15日的“独立日”等;其他节日,则是标准的“神灵崇拜日”了,如公历1月中旬的“萨拉斯瓦蒂节”是为了祭拜知识女神、公历三月中旬的“丰收节”的主角是牛神、公历5月中旬的“除十节”是为了河川女神等,竟没有一个专门的节日是为了祭拜自己的祖先。
再看貌似世界知名度最高“埃及”。“埃及”同样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,因此也拥有很多的传统节日,这些传统节日也同样历史悠久;但“埃及”是一个伊斯兰教国家,几乎所有的传统节日都是伊斯兰教所制定并相关的,例如最著名的三大伊斯兰节日:开斋节、宰牲节和圣纪节。“圣纪节”是伊斯兰历的三月十二日,为了纪念“穆罕默德”复兴伊斯兰教、“开斋节”是伊斯兰历十月一日,是伊斯兰教斋戒的节日、“宰牲节”是伊斯兰教的十二月十日,是为了纪念伊斯兰古先知“易卜拉欣”;可见这些节日都和信仰有关,也都和祭拜祖先无关。
当然,“四大文明古国”中还有一个巴比伦,位置大概在今天的伊拉克境内;但“巴比伦”已经失去了传承,既然已经是过去式,那就没必要再多说了。
标签: 儒家代表人物